未命名.bmp

99/05/30【人間社記者慧專 大樹報導】

  

古人云:「粥鼓鳴時春樹曉;飯鐘響處午雲高。」齋堂外的「魚梆」和「雲板」,各有其意涵,魚梆代表精進不懈;雲板代表自在,所謂山高豈礙白雲飛,因此每當聽到魚梆聲響起,提醒著自己要精進修行;雲板聲響起時,就要仿效白雲的自在,把所有苦惱都釋放掉。
  
每當大陸參訪團或國外媒體來到佛光山,知客法師介紹那棟可容納近4千人用餐、且一根梁柱也沒有的大齋堂─「雲居樓」時,早已嘖嘖稱奇。隨著鐘板號令施打,全山大眾排班行進的隊伍,魚貫進入齋堂,閉目端坐靜候,等待糾察師定位,維那師以渾厚音聲帶領大眾唱唸供養咒,行堂人員循序打起飯菜,待供養咒唱畢,三菜一湯已備妥在眾人的面前。大眾一一端進菜、飯、湯,靜心細聲的享用著齋飯。
  
這樣從容自在的佛門飲食文化,常令參訪者驚訝行堂人員的訓練有素、用齋者的不疾不徐,從過堂與行堂的場面,即可看出佛門清規的神聖性、莊嚴性,尤其不少國際人士參觀後,皆會豎起大姆指,頻頻點頭讚嘆。
  
《金剛經》云:「爾時,釋尊食時,著衣持缽,入舍衛大城乞食,於其城中,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,飯食訖,收衣缽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

從現代的過堂文化回溯印度時期的托缽乞食,有種歷史傳承及正念修行的意義,佛弟子修習正命、出家道人托缽行乞,過著少欲知足、專心修習的生活,甚至捨離世俗的家業、生產事業,經濟的販賣貿易,少事少擾,安心修道。

佛教東傳震旦後,因中土的民情風俗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,托缽乞食已不適行,於是演變成一套中國寺院的生活規範,發展成自耕自食農禪式的修道生活。從各自乞食轉變為共同炊煮、集體「過堂用齋」,過堂代表著中國佛教的修道取食方式。

「齋」是清淨的意思,指出我們的身、口、意要能夠清淨。在中國,佛教為了培養慈悲心而提倡素食,「齋」因而衍生為「素食」之意。後來,便將吃飯的地方稱做「齋堂」,也稱為五觀堂。
  
所謂「五觀若存,千金易化;三心未了,滴水難消。」是砥礪修道人食的時候,要不忘初衷,用功辦道的之意。現代社會物質文明提升,導致一般人在飲食的方面,千般挑剔,萬般揀擇。每個國家、每個族群,都各有不同的飲食文化,然而佛門中的修道人學習三千威儀、八萬細行,「飲食」的方面,當然也有一般的修行功夫。

「食」看似簡單但於一碗飯、一缽菜、一瓢湯中,蘊義深遠。

每日用齋時,總有幾個人拿著湯桶、飯盆為大眾添飯菜,這些倒茶水護持修道人修道之作務,稱為「行堂」。行堂者需如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般,千處祈求千處應在千人齋堂中穿梭著,一手持杓瓢而另一手拿桶盆;疾步為大眾盛飯菜,又要眼明手快;更不能有半點鍋碗瓢盆碰撞聲音,干擾大眾。
  
除了技術層面,用「心」更是行堂者重要的課題,謹慎地以一份供養心、恭敬心、包容心、耐煩心、感恩心來行堂,放下輕心慢心,成就大眾修行。
  
  齋堂是選佛場、齋堂是道場、齋堂是殿堂……
  
  這靜謐的氛圍您體會了嗎?
  
  這修道的契機您感受了嗎?
  
  看看佛門飲食的態度,看看行堂服務的態度,這是佛門的修行態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間文教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