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二十一日及四月五日,人間行者們為了協助「曬書」,大夥在三峽佛光山金光明寺會聚,一箱箱沉重的書籍,讓娘子軍們「轉女成男」,也讓男眾居士「當下承擔」,看著大夥「汗流浹背」或「花容失色」,心中除了感謝大夥無私奉獻外,也默問:一滴滴清涼的汗水,人間行者是否「覺知」了?
摘記「一休曬藏經」一文分享,且讓我們用腦思維,用心領會……
一休禪師在比叡山鄉下時,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山上走去,原來比叡山上的寺院在曬藏經。
傳說曬藏經的時候,如果風從經上吹拂而過,人承繼這種風,能夠消除災厄,增長智慧,
因此聞風而來的人不斷地湧向山上去。
一休禪師知道了也就說道:「我也要曬藏經!」
說完一休就袒胞露肚的躺在草坪上曬太陽,很多要上山的信徒看到了很不以為然,實在太不雅觀了。
山上寺院的法師就跑下來勸一休不要如此沒有威儀。
一休非常認真的解釋道:「你們曬的藏經是死的,會生蟲,不會活動。我曬的藏經是活的,會說法,會作務,會吃飯,有智慧者應該知道哪一種藏經才珍貴!」
星雲大師說:
「一休曬藏經」,一休這種乍似玩世不恭的作風,實在有其至理。
在一休眼裡,宇宙真理,無非要從自心中顯露,修行最怕捨本逐末。
經只是紙印的,真心才是法,為什麼不照顧自己而只知照顧經書?
祈福增慧要知門徑,參禪入佛要知道機要,一切應從用心下手。
珍貴的藏經,不是印在紙上,而是印在心上。
心上的藏經才能生萬法。
※ 參考書目:星雲大師,《石頭路滑‧星雲禪話(一) 》(高雄大樹:佛光文化,2004) ,頁30。
【後記】
「行解並重」,「福慧雙修」,是佛弟子自我提升、自我淨化的要門,如何行解並重?
您可延伸閱讀 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NewsPage.aspx?Unid=1394